WITH
查询(公用表表达式) #WITH
提供了一种编写辅助语句的方法,以便在较大的查询中使用。这些语句通常称为公用表表达式或CTE,可以被认为是定义了仅针对一个查询存在的临时表。WITH
子句中的每个辅助语句都可以是 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或 MERGE
;WITH
子句本身附加到一个主要语句,该主要语句也可以是 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或 MERGE
。
WITH
中的 SELECT
#WITH
中使用 SELECT
的基本价值是将复杂的查询分解为更简单的部分。一个例子是
WITH regional_sales AS ( SELECT region, SUM(amount) AS total_sales FROM orders GROUP BY region ), top_regions AS ( SELECT region FROM regional_sales WHERE total_sales > (SELECT SUM(total_sales)/10 FROM regional_sales) ) SELECT region, product, SUM(quantity) AS product_units, SUM(amount) AS product_sales FROM orders WHERE region IN (SELECT region FROM top_regions) GROUP BY region, product;
它仅显示顶级销售区域的每个产品的销售总额。WITH
子句定义了两个名为 regional_sales
和 top_regions
的辅助语句,其中 regional_sales
的输出在 top_regions
中使用,而 top_regions
的输出在主 SELECT
查询中使用。这个例子可以在没有 WITH
的情况下编写,但是我们需要两层嵌套的子 SELECT
。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
可选的 RECURSIVE
修饰符将 WITH
从一个纯粹的语法便利转换为一个可以完成标准 SQL 中其他不可能实现的功能的特性。使用 RECURSIVE
,WITH
查询可以引用自己的输出。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是这个查询,用于计算从 1 到 100 的整数之和
WITH RECURSIVE t(n) AS ( VALUES (1) UNION ALL SELECT n+1 FROM t WHERE n < 100 ) SELECT sum(n) FROM t;
递归 WITH
查询的一般形式始终是一个非递归项,然后是 UNION
(或 UNION ALL
),然后是一个递归项,其中只有递归项可以包含对查询自身输出的引用。此类查询的执行方式如下
递归查询评估
评估非递归项。对于 UNION
(但不是 UNION ALL
),丢弃重复的行。将所有剩余行包含在递归查询的结果中,并将它们放入临时工作表中。
只要工作表不为空,就重复这些步骤
评估递归项,将工作表的当前内容替换为递归自引用。对于 UNION
(但不是 UNION ALL
),丢弃重复的行和重复任何先前结果行的行。将所有剩余行包含在递归查询的结果中,并将它们放入临时中间表中。
将工作表的内容替换为中间表的内容,然后清空中间表。
虽然 RECURSIVE
允许以递归方式指定查询,但在内部,此类查询是以迭代方式评估的。
在上面的示例中,工作表在每个步骤中只有一行,并且在连续的步骤中采用从 1 到 100 的值。在第 100 步中,由于 WHERE
子句,没有输出,因此查询终止。
递归查询通常用于处理分层或树状结构的数据。一个有用的例子是这个查询,用于查找产品的直接和间接子部件,前提是只有一个显示直接包含关系的表
WITH RECURSIVE included_parts(sub_part, part, quantity) AS ( SELECT sub_part, part, quantity FROM parts WHERE part = 'our_product' UNION ALL SELECT p.sub_part, p.part, p.quantity * pr.quantity FROM included_parts pr, parts p WHERE p.part = pr.sub_part ) SELECT sub_part, SUM(quantity) as total_quantity FROM included_parts GROUP BY sub_part
当使用递归查询计算树遍历时,您可能希望以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的顺序排列结果。这可以通过计算与其他数据列一起的排序列,并使用它在最后对结果进行排序来实现。请注意,这实际上并没有控制查询评估访问行的顺序;这与 SQL 实现无关。此方法仅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来在之后对结果进行排序。
要创建深度优先顺序,我们为每个结果行计算一个我们目前访问过的行数组。例如,考虑以下使用 link
字段搜索表 tree
的查询
WITH RECURSIVE search_tree(id, link, data) AS ( SELECT t.id, t.link, t.data FROM tree t UNION ALL SELECT t.id, t.link, t.data FROM tree t, search_tree st WHERE t.id = st.link ) SELECT * FROM search_tree;
要添加深度优先排序信息,您可以编写此代码
WITH RECURSIVE search_tree(id, link, data, path) AS ( SELECT t.id, t.link, t.data, ARRAY[t.id] FROM tree t UNION ALL SELECT t.id, t.link, t.data, path || t.id FROM tree t, search_tree st WHERE t.id = st.link ) SELECT * FROM search_tree ORDER BY path;
在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多个字段来标识一行时,请使用行数组。例如,如果我们需要跟踪字段 f1
和 f2
WITH RECURSIVE search_tree(id, link, data, path) AS ( SELECT t.id, t.link, t.data, ARRAY[ROW(t.f1, t.f2)] FROM tree t UNION ALL SELECT t.id, t.link, t.data, path || ROW(t.f1, t.f2) FROM tree t, search_tree st WHERE t.id = st.link ) SELECT * FROM search_tree ORDER BY path;
在仅需要跟踪一个字段的常见情况下,省略 ROW()
语法。这允许使用简单的数组而不是复合类型数组,从而提高效率。
要创建广度优先顺序,您可以添加一个跟踪搜索深度的列,例如
WITH RECURSIVE search_tree(id, link, data, depth) AS ( SELECT t.id, t.link, t.data, 0 FROM tree t UNION ALL SELECT t.id, t.link, t.data, depth + 1 FROM tree t, search_tree st WHERE t.id = st.link ) SELECT * FROM search_tree ORDER BY depth;
要获得稳定的排序,请添加数据列作为辅助排序列。
递归查询评估算法以广度优先搜索顺序生成其输出。但是,这是一个实现细节,依赖它可能是不合理的。无论如何,每个级别内的行的顺序肯定是未定义的,因此可能需要一些显式的排序。
有内置的语法来计算深度或广度优先排序列。例如
WITH RECURSIVE search_tree(id, link, data) AS ( SELECT t.id, t.link, t.data FROM tree t UNION ALL SELECT t.id, t.link, t.data FROM tree t, search_tree st WHERE t.id = st.link ) SEARCH DEPTH FIRST BY id SET ordercol SELECT * FROM search_tree ORDER BY ordercol; WITH RECURSIVE search_tree(id, link, data) AS ( SELECT t.id, t.link, t.data FROM tree t UNION ALL SELECT t.id, t.link, t.data FROM tree t, search_tree st WHERE t.id = st.link ) SEARCH BREADTH FIRST BY id SET ordercol SELECT * FROM search_tree ORDER BY ordercol;
此语法在内部扩展为类似于上述手写形式的内容。SEARCH
子句指定是需要深度优先还是广度优先搜索、要跟踪进行排序的列的列表,以及一个将包含可用于排序的结果数据的列名。该列将隐式添加到 CTE 的输出行中。
在使用递归查询时,务必确保查询的递归部分最终不会返回任何元组,否则查询将无限循环。有时,使用 UNION
而不是 UNION ALL
可以通过丢弃重复先前输出行的行来实现此目的。但是,通常循环不涉及完全重复的输出行:可能需要检查一个或几个字段,以查看是否之前已到达同一点。处理这种情况的标准方法是计算一个已访问值的数组。例如,再次考虑以下使用 link
字段搜索表 graph
的查询
WITH RECURSIVE search_graph(id, link, data, depth) AS ( SELECT g.id, g.link, g.data, 0 FROM graph g UNION ALL SELECT g.id, g.link, g.data, sg.depth + 1 FROM graph g, search_graph sg WHERE g.id = sg.link ) SELECT * FROM search_graph;
如果 link
关系包含循环,此查询将会进入循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 “深度” 输出,仅仅将 UNION ALL
改为 UNION
并不能消除循环。相反,我们需要识别在跟踪特定链接路径时是否再次到达同一行。我们在容易出现循环的查询中添加了两个列 is_cycle
和 path
。
WITH RECURSIVE search_graph(id, link, data, depth, is_cycle, path) AS ( SELECT g.id, g.link, g.data, 0, false, ARRAY[g.id] FROM graph g UNION ALL SELECT g.id, g.link, g.data, sg.depth + 1, g.id = ANY(path), path || g.id FROM graph g, search_graph sg WHERE g.id = sg.link AND NOT is_cycle ) SELECT * FROM search_graph;
除了防止循环之外,数组值本身通常也很有用,它可以表示到达任何特定行所采用的 “路径”。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需要检查多个字段来识别循环,请使用行数组。例如,如果我们需要比较字段 f1
和 f2
WITH RECURSIVE search_graph(id, link, data, depth, is_cycle, path) AS ( SELECT g.id, g.link, g.data, 0, false, ARRAY[ROW(g.f1, g.f2)] FROM graph g UNION ALL SELECT g.id, g.link, g.data, sg.depth + 1, ROW(g.f1, g.f2) = ANY(path), path || ROW(g.f1, g.f2) FROM graph g, search_graph sg WHERE g.id = sg.link AND NOT is_cycle ) SELECT * FROM search_graph;
在只需要检查一个字段来识别循环的常见情况下,请省略 ROW()
语法。这允许使用简单数组而不是复合类型数组,从而提高效率。
有内置语法可以简化循环检测。上面的查询也可以这样写
WITH RECURSIVE search_graph(id, link, data, depth) AS (
SELECT g.id, g.link, g.data, 1
FROM graph g
UNION ALL
SELECT g.id, g.link, g.data, sg.depth + 1
FROM graph g, search_graph sg
WHERE g.id = sg.link
) CYCLE id SET is_cycle USING path
SELECT * FROM search_graph;
它将在内部被重写为上面的形式。CYCLE
子句首先指定用于循环检测的列列表,然后指定一个列名,该列名将显示是否检测到循环,最后指定另一个将跟踪路径的列名。循环和路径列将隐式添加到 CTE 的输出行中。
循环路径列的计算方式与上一节中显示的深度优先排序列相同。一个查询可以同时具有 SEARCH
和 CYCLE
子句,但是深度优先搜索规范和循环检测规范会创建冗余计算,因此仅使用 CYCLE
子句并按路径列排序更有效。如果需要广度优先排序,则同时指定 SEARCH
和 CYCLE
会很有用。
在不确定查询是否可能循环时,测试查询的一个有用的技巧是在父查询中放置一个 LIMIT
。例如,如果没有 LIMIT
,此查询将永远循环下去
WITH RECURSIVE t(n) AS (
SELECT 1
UNION ALL
SELECT n+1 FROM t
)
SELECT n FROM t LIMIT 100;
这是因为 PostgreSQL 的实现仅评估父查询实际获取的 WITH
查询的行数。不建议在生产环境中使用此技巧,因为其他系统的工作方式可能不同。此外,如果使外部查询对递归查询的结果进行排序或将其连接到其他表,通常也行不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查询通常会尝试获取 WITH
查询的全部输出。
WITH
查询的一个有用属性是,它们通常在每次执行父查询时仅评估一次,即使父查询或同级 WITH
查询多次引用它们也是如此。因此,可以将多个地方需要的高成本计算放在 WITH
查询中,以避免冗余工作。另一种可能的应用是防止副作用函数的不必要的多重评估。但是,硬币的另一面是,优化器无法将父查询中的限制向下推送到多次引用的 WITH
查询中,因为这可能会影响 WITH
查询输出的所有用途,而实际上它应该仅影响一个用途。多次引用的 WITH
查询将按原样进行评估,而不会抑制父查询之后可能放弃的行。(但是,如上所述,如果对查询的引用仅需要有限数量的行,则评估可能会提前停止。)
但是,如果 WITH
查询是非递归的且无副作用的(即,它是包含无易失性函数的 SELECT
),则可以将其折叠到父查询中,从而允许对两个查询级别进行联合优化。默认情况下,如果父查询仅引用 WITH
查询一次,则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如果父查询多次引用 WITH
查询,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指定 MATERIALIZED
来覆盖该决策,以强制单独计算 WITH
查询,或者通过指定 NOT MATERIALIZED
来强制将其合并到父查询中。后一种选择有重复计算 WITH
查询的风险,但如果 WITH
查询的每个用法仅需要 WITH
查询的全部输出的一小部分,则仍然可以节省总体成本。
这些规则的一个简单示例是
WITH w AS ( SELECT * FROM big_table ) SELECT * FROM w WHERE key = 123;
此 WITH
查询将被折叠,从而产生与以下代码相同的执行计划
SELECT * FROM big_table WHERE key = 123;
特别是,如果 key
上有索引,则可能会使用它来仅获取具有 key = 123
的行。另一方面,在
WITH w AS ( SELECT * FROM big_table ) SELECT * FROM w AS w1 JOIN w AS w2 ON w1.key = w2.ref WHERE w2.key = 123;
中,WITH
查询将被物化,从而生成 big_table
的临时副本,然后将其自身连接,而无需任何索引的帮助。如果写成如下形式,则此查询的执行效率会更高
WITH w AS NOT MATERIALIZED ( SELECT * FROM big_table ) SELECT * FROM w AS w1 JOIN w AS w2 ON w1.key = w2.ref WHERE w2.key = 123;
以便可以将父查询的限制直接应用于对 big_table
的扫描。
一个 NOT MATERIALIZED
可能不受欢迎的示例是
WITH w AS ( SELECT key, very_expensive_function(val) as f FROM some_table ) SELECT * FROM w AS w1 JOIN w AS w2 ON w1.f = w2.f;
在此,WITH
查询的物化可确保对每个表行仅评估一次 very_expensive_function
,而不是两次。
上面的示例仅显示 WITH
与 SELECT
一起使用,但可以以相同的方式附加到 INSERT
,UPDATE
,DELETE
或 MERGE
。在每种情况下,它都有效地提供了可以在主命令中引用的临时表。
WITH
中的数据修改语句 #您可以在 WITH
中使用数据修改语句(INSERT
、UPDATE
、DELETE
或 MERGE
)。这允许您在同一查询中执行多个不同的操作。一个例子是
WITH moved_rows AS ( DELETE FROM products WHERE "date" >= '2010-10-01' AND "date" < '2010-11-01' RETURNING * ) INSERT INTO products_log SELECT * FROM moved_rows;
此查询有效地将行从 products
移动到 products_log
。WITH
中的 DELETE
从 products
中删除指定的行,并通过其 RETURNING
子句返回其内容;然后,主查询读取该输出并将其插入到 products_log
中。
上面示例的一个细微之处是,WITH
子句附加到 INSERT
,而不是 INSERT
中的子 SELECT
。这是必要的,因为仅允许在附加到顶级语句的 WITH
子句中使用数据修改语句。但是,正常的 WITH
可见性规则适用,因此可以从子 SELECT
中引用 WITH
语句的输出。
WITH
中的数据修改语句通常具有 RETURNING
子句(请参见第 6.4 节),如上面的示例所示。它是 RETURNING
子句的输出,而不是数据修改语句的目标表,它构成了可以由查询其余部分引用的临时表。如果 WITH
中的数据修改语句缺少 RETURNING
子句,则它不会形成临时表,并且无法在查询的其余部分中引用。该语句仍将执行。一个不是特别有用的示例是
WITH t AS ( DELETE FROM foo ) DELETE FROM bar;
此示例将从表 foo
和 bar
中删除所有行。报告给客户端的受影响的行数将仅包括从 bar
中删除的行。
不允许在数据修改语句中进行递归自引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引用递归 WITH
的输出来解决此限制,例如
WITH RECURSIVE included_parts(sub_part, part) AS ( SELECT sub_part, part FROM parts WHERE part = 'our_product' UNION ALL SELECT p.sub_part, p.part FROM included_parts pr, parts p WHERE p.part = pr.sub_part ) DELETE FROM parts WHERE part IN (SELECT part FROM included_parts);
此查询将删除产品的所有直接和间接子部件。
无论主查询是否读取其全部(或实际上任何)输出,WITH
中的数据修改语句都将精确执行一次,并始终执行完毕。请注意,这与 WITH
中的 SELECT
的规则不同:如上一节所述,SELECT
的执行仅在主查询需要其输出时才进行。
WITH
中的子语句与彼此以及主查询并发执行。因此,在 WITH
中使用数据修改语句时,实际发生指定更新的顺序是不可预测的。所有语句均使用相同的 快照 执行(请参阅第 13 章),因此它们无法 “看到” 彼此对目标表的影响。这减轻了行更新的实际顺序不可预测的影响,并且意味着 RETURNING
数据是在不同的 WITH
子语句和主查询之间传达更改的唯一方法。一个例子是,在
WITH t AS ( UPDATE products SET price = price * 1.05 RETURNING * ) SELECT * FROM products;
中,外部 SELECT
将返回 UPDATE
操作之前的原始价格,而在
WITH t AS ( UPDATE products SET price = price * 1.05 RETURNING * ) SELECT * FROM t;
中,外部 SELECT
将返回更新后的数据。
不支持在单个语句中两次尝试更新同一行。仅发生一项修改,但是要可靠地预测哪一项修改并不容易(有时甚至不可能)。这也适用于删除同一语句中已更新的行:仅执行更新。因此,通常应避免尝试在单个语句中两次修改同一行。特别是,请避免编写可能影响主语句或同级子语句更改的同一行的 WITH
子语句。这种语句的效果是不可预测的。
目前,在 WITH
中用作数据修改语句目标的任何表都不能具有条件规则,也不能具有 ALSO
规则,也不能具有展开为多个语句的 INSTEAD
规则。
如果您在文档中发现任何不正确、与您使用特定功能的体验不符或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地方,请使用此表格报告文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