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buffercache
模块提供了一种实时检查共享缓冲区缓存中发生情况的方法。它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目的的从缓存中驱逐数据的低级方法。
此模块提供了 pg_buffercache_pages()
函数(封装在 pg_buffercache
视图中)、pg_buffercache_summary()
函数、pg_buffercache_usage_counts()
函数和 pg_buffercache_evict()
函数。
pg_buffercache_pages()
函数返回一组记录,每行描述一个共享缓冲区条目的状态。pg_buffercache
视图封装了该函数以便于使用。
pg_buffercache_summary()
函数返回一个单行,汇总了共享缓冲区缓存的状态。
pg_buffercache_usage_counts()
函数返回一组记录,每行描述具有给定使用计数的缓冲区数量。
默认情况下,以上函数的使用仅限于超级用户和具有 pg_monitor
角色权限的角色。可以使用 GRANT
授予其他人访问权限。
pg_buffercache_evict()
函数允许根据缓冲区标识符从缓冲区池中驱逐一个块。此函数的使用仅限于超级用户。
pg_buffercache
视图 #视图公开的列的定义如 表 F.14 所示。
表 F.14. pg_buffercache
列
列 类型 描述 |
---|
ID,范围为 1.. |
关系的 Filenode 编号 |
关系所在的表空间 OID |
关系所在的数据库 OID |
关系中的 fork 编号;请参见 |
关系中的页码 |
页面是否为脏页? |
时钟扫描访问计数 |
锁定此缓冲区的后端数量 |
共享缓存中的每个缓冲区都有一行。未使用的缓冲区显示所有字段为空,除了 bufferid
。共享系统目录显示为属于数据库零。
由于缓存由所有数据库共享,因此通常会有不属于当前数据库的关系页面。这意味着某些行可能在 pg_class
中没有匹配的连接行,甚至可能存在不正确的连接。如果您尝试与 pg_class
进行连接,最好将连接限制为 reldatabase
等于当前数据库的 OID 或零的行。
由于没有获取缓冲区管理器锁来复制视图将显示的缓冲区状态数据,因此访问 pg_buffercache
视图对正常缓冲区活动的影响较小,但它不能提供跨所有缓冲区的一致结果。但是,我们确保每个缓冲区的信息是自洽的。
pg_buffercache_summary()
函数 #函数公开的列的定义如 表 F.15 所示。
表 F.15. pg_buffercache_summary()
输出列
列 类型 描述 |
---|
已使用的共享缓冲区数量 |
未使用的共享缓冲区数量 |
脏共享缓冲区的数量 |
锁定的共享缓冲区数量 |
已使用的共享缓冲区的平均使用计数 |
pg_buffercache_summary()
函数返回一个单行,汇总了所有共享缓冲区状态。 pg_buffercache
视图提供了类似且更详细的信息,但 pg_buffercache_summary()
的开销要小得多。
与 pg_buffercache
视图一样,pg_buffercache_summary()
不会获取缓冲区管理器锁。因此,并发活动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轻微的不准确。
pg_buffercache_usage_counts()
函数 #函数公开的列的定义如 表 F.16 所示。
表 F.16. pg_buffercache_usage_counts()
输出列
列 类型 描述 |
---|
可能的缓冲区使用计数 |
具有该使用计数的缓冲区数量 |
具有该使用计数的脏缓冲区数量 |
具有该使用计数的锁定缓冲区数量 |
pg_buffercache_usage_counts()
函数返回一组行,汇总了所有共享缓冲区的状态,并根据可能的使用计数值进行聚合。 pg_buffercache
视图提供了类似且更详细的信息,但 pg_buffercache_usage_counts()
的开销要小得多。
与 pg_buffercache
视图一样,pg_buffercache_usage_counts()
不会获取缓冲区管理器锁。因此,并发活动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轻微的不准确。
pg_buffercache_evict
函数 #pg_buffercache_evict()
函数接受一个缓冲区标识符,如 pg_buffercache
视图的 bufferid
列所示。成功时返回 true,如果缓冲区无效、由于被锁定而无法驱逐或在尝试写出后再次变为脏页,则返回 false。由于并发活动,缓冲区可能随时再次变为有效,因此结果在返回后立即过期。该函数仅用于开发人员测试。
regression=# SELECT n.nspname, c.relname, count(*) AS buffers FROM pg_buffercache b JOIN pg_class c ON b.relfilenode = pg_relation_filenode(c.oid) AND b.reldatabase IN (0, (SELECT oid FROM pg_database WHERE datname = current_database())) JOIN pg_namespace n ON n.oid = c.relnamespace GROUP BY n.nspname, c.relname ORDER BY 3 DESC LIMIT 10; nspname | relname | buffers ------------+------------------------+--------- public | delete_test_table | 593 public | delete_test_table_pkey | 494 pg_catalog | pg_attribute | 472 public | quad_poly_tbl | 353 public | tenk2 | 349 public | tenk1 | 349 public | gin_test_idx | 306 pg_catalog | pg_largeobject | 206 public | gin_test_tbl | 188 public | spgist_text_tbl | 182 (10 rows) regression=# SELECT * FROM pg_buffercache_summary(); buffers_used | buffers_unused | buffers_dirty | buffers_pinned | usagecount_avg --------------+----------------+---------------+----------------+---------------- 248 | 2096904 | 39 | 0 | 3.141129 (1 row) regression=# SELECT * FROM pg_buffercache_usage_counts(); usage_count | buffers | dirty | pinned -------------+---------+-------+-------- 0 | 14650 | 0 | 0 1 | 1436 | 671 | 0 2 | 102 | 88 | 0 3 | 23 | 21 | 0 4 | 9 | 7 | 0 5 | 164 | 106 | 0 (6 rows)
Mark Kirkwood <[email protected]>
设计建议: Neil Conway <[email protected]>
调试建议: Tom Lane <[email protected]>
如果您在文档中发现任何不正确、与特定功能的使用体验不符或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地方,请使用此表单报告文档问题。